上個月剛好看到這則新聞,但其實一直不知道 Misia 是誰,所以就又去找了歌手本人的版本,想要來做個比對,然後在機緣巧合下就發現原來她有去上對岸某歌唱節目,而且音質以及配樂是我覺得最好的版本。
自己的感覺是,太強太好聽!雖然也不懂日文,但倒是很能夠感受出歌曲本身所給出的感覺。唯一有件讓我聽到(看到)很度爛的事情就是觀衆,當然各種自帶表情,各種哭就不說了,畢竟對面的東西有什麼能是真的,習慣就好。但討厭的就是一直拍手到底是在拍什麼,是在拍尛,拍健康的嗎?
而既然談到拍手,又不得不先談到一點古典樂,在一般情況下,如果去聽演奏,在樂章與樂章中間是不能拍手的,當然也是有極少例外,像是貝多芬的第九號交響曲。總之沒有硬性規定,完全就是看聽衆的水平。就我在德國的經驗來說,國家音樂廳那種一張票要一百多歐起跳的演奏,手是絕對不能亂拍的,樂章間你最多只能咳嗽,連小聲講話都會被臨近的聽衆白眼。但會這樣,當然是有其中的道理,因爲樂章與樂章之間並不是一個結束,而是一個轉折,一個繼續把情緒推上去,或是轉而平靜的點,就像是一個好的故事,總有高低起伏。而中間的那一點點時間,就是一個讓你在之前的情緒裡“收”的時間,一點品嚐,一點回味,然後準備好進入下一輪表演者給你帶來的享受。而不是站起來瘋狂的拍手,好像怕別人不知道你剛剛沒有耳聾一樣。當然也不是說歐洲水平就好,例如免費的那種阿貓阿狗都能去的露天音樂會,就還是會一堆人死命的拍,還有人跟著哼,只能說免費的不僅最貴,還最浪費時間。
接著再回來說那段影片,以及流行樂。爲什麼以前的流行樂(也就是古典樂)會那麼長,動輒幾個小時,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是過去上層社會其實也沒太多事情做,再加上交通極其不便,馬車來回好幾個小時,所以一次去就要聽好聽滿。而爲何現在一首五分鐘左右的流行歌曲會是最好的長度?因爲很少人有那麼多時間去好好聽完一兩個小時的音樂,所以流行樂把最想表達的東西都濃縮進了五分鐘裡面,標題明確,敘事簡潔,結構也更加簡單,通常就主歌,副歌,分成 A B A B 這樣表現。如果說古典樂是長篇敘事詩,那流行樂就是五言律詩。
所以讓我最受不了的就是一首歌就已經這麼短了,整個節目的聲光效果很好,還請現場的樂隊來進行伴奏,但難道就沒辦法好好的聽完一首歌嗎?好好把情緒隨著主歌進入,副歌推高,最後再下來完美結束,然後鼓掌很難嗎?實在不懂只要歌手稍微停一下就狂拍手,就連開口不到幾秒就拍究竟是有什麼毛病,然後間奏是什麼知道嗎?過場是什麼知道嗎?聽音樂可以當作籃球打也是很厲害,一找到空檔就一直插,一直插。聽不懂就算了,但拍手之前也想想其他聽衆或是表演者的感受吧!真心覺得一個好好的版本就被那些觀衆給活活的拍毀了,真爲 Misia 感到可惜。
結論:一流的歌手,上流的聲光,三流的聽衆。
0 意見:
張貼留言